时人认为这个国家就和中国多有类似之处,《后汉书》称“其人民皆长大平正,有类中国”,因此把它命名为“大秦”。
《魏略》是这么说的:“其人端正长大,衣服车旗拟仪中国,故外域谓之大秦."
说明”大秦“这名字不是作者自己起的,是“外国人这么叫,我们跟着这么叫”
另外一个有趣的事情是,在佛典的翻译中使用“大秦”作为यवन(Yavana)的对译,包含《那先比丘经》(不晚于东晋)“王言:我本生大秦国,国名阿荔散。”、《普曜经》(西晋竺法护译)“师问。其六十四书皆何所名。太子答曰。梵书(一)佉留书(二)佛迦罗书(三)安佉书(四)曼佉书(五)安求书(六)大秦书(七)”、《佛本行集经》(隋朝阇那崛多译)“尊者阇梨。教我何书(元少一书)。或复梵天所说之书(今婆罗门书正十四音是)。佉卢虱吒书(隋言驴唇)。富沙迦罗仙人说书(隋言莲花)。阿迦罗书(隋言节分)。瞢伽罗书(隋言吉祥)。耶寐(亡毗反)尼书(隋言大秦国书)。”而यवन(Yavana)一般认为是源自于Ἰωνία(Ionia,爱奥尼亚),是印度人对中亚希腊人的称呼,佛家为何选“大秦”来译यवन(Yavana),也是值得人深思的一件事。